学者陈子善解读2021深圳读书月“年度十大好书”
陈子善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,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,《现代中文学刊》主编,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研究和教学。他受邀参与第22届深圳读书月“年度十大好书”分享会。
深圳读书月“年度十大好书”评选已开展了16届,陈子善参与了15届评选——唯一一次缺席,是因为他要出国讲学,时间冲突。
在他的讲述中,要评选出“年度十大好书”不是一件容易事,需要“所有参与评选人员认真、细致地工作”。同时,他也感受到,“每次都会带来新启发,因为每一次都在不断地开拓眼界。”
以下是他对“年度十大好书”评选过程的梳理和解读。
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生命
评选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,从大量图书中先筛选出100种,从中再筛选出30种,再从这30种里最后评选出10种。
这10种书更有特色,更有长处,各自拥有它的读者。打一个比喻,每一种书都有它自己的生命,这10种书的生命可能更长久一些,与读者的渊源可能更加牢固一些。
这10种书都是过去一年之内,也就是说从2020年11月到2021年10月里出版的中文图书,都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。
有小朋友可能会说,我想学习数学,有没有这方面的书呢?很对不起,暂时没有这方面的书。这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,在人文社科的范围内挑选出来的。这10种书中有一部分是中文原创。
什么叫“中文原创”?现在很多作者语言水平很高,可以用英文写作,也可以用法文写作,我们推荐的是中文写作。
《流俗地》的作者是一位女作家黎紫书,她不是中国人,是马来西亚籍。马来西亚属于东南亚国家,她作为一名马来西亚的华人小说家,写了一部长篇小说。
如果你喜欢读小说,可以读这部书。这是今年“年度十大好书”里唯一一本小说。她写的是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活。
《流俗地》[马来] 黎紫书 著
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4月版/55.00元
这是我们以前不太了解,或者说是很不了解的。马来西亚的华人,他们世世代代在马来西亚干什么,有哪些喜怒哀乐,他们的人生经历了什么?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话题。读书就是要读我们所不了解的事情。
除了《流俗地》以外,还有一本与文学相关的书。这本书是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写的,书名是《钱锺书的学术人生》。
钱锺书的小说,大家可能很熟悉,他的长篇小说《围城》非常有名。他还留下了散文集《写在人生边上》,以及学术著作《谈艺录》《管锥编》等等。
这本书谈什么呢?王水照比钱先生要小,他与钱先生有师生之实。钱先生很有趣,他不太愿意教学生,他怕把学生教坏,所以他没有很正式地收过学生。
但是,在他工作时,有很多青年学子仰慕他,向他请教。王先生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的时候,不断向钱先生请教,钱先生给他了很多指点。王水照调到复旦大学以后,对于那段往事非常怀念,所以就写了《钱锺书的学术人生》。
《钱锺书的学术人生》王水照著
中华书局2020年11月版/58.00元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本书是钱先生一部分的学术传记。他跟王先生有很多接触,两人不在一起工作的时候,还交流不断。书也很好读,并不深奥,高中生可以读,能从中受到启发。像钱锺书这样有学问的老学者,他们在想什么,做什么,做到了什么,给后人什么启发?在这本书里都有所反映。
《晚清官场镜像:杜凤治日记研究》跟广东有关,是晚清一个县官(的故事),他在广东当了10多年县官。中国晚清谴责小说四大名著里,有一部《官场现形记》,这是小说家的文学描写。但《晚清官场镜像》不是小说,它是历史,是真实的历史。
这位县官很有趣,他有一个习惯——记日记,而且记得比详细,比如今天干了什么,见了哪些领导、同行,讨论了什么,要解决哪些问题。它非常真实地记录了晚清官员的日常生活。
《晚清官场镜像:杜凤治日记研究》邱捷著
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21年5月版/99.00元
这是一本独特的书。这名县官的日记被保存下来,长期存放在图书馆里,现在被学者挖掘出来加以整理,加以研究。我们可以了解100多年前地方政府官员的日常生活,他们在想些什么,做些什么。在此之前,我们想了解这段历史,更多地是通过《官场现形记》这类小说,但《晚清官场镜像》的出版填补了这个空白。
《晚清官场镜像》也是今年“年度十大好书”读者投票第一名。我们的评选流程中,还有一个读者投票评选。在这一点上,专家评选与读者投票达成了一致,它最终入选了“年度十大好书”。
那个年代的人很执着,一辈子就干一件事
以往,深圳“年度十大好书”对于艺术类的推荐并不多,以文学、人文和社科类为主。今年推荐了一部很厚重的书《中世纪之美》。
《中世纪之美》的作者是意大利学者翁贝托·艾柯,他是享誉世界的哲学家、美学家、中世纪学家和小说家,他的书也多次被翻译成中文。艾柯1932年出生,《中世纪之美》是他20多岁时的作品。
在欧洲历史上,中世纪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时代。在以前,中世纪被认为是一个黑暗的时代,基本上是被否认的。但艾柯认为,中世纪也有很多需要重新打量、研究、评价的一面。
中世纪的美学体现在哪里?体现在教堂、雕塑。意大利的雕塑非常发达,“文艺复兴三杰”中米开朗基罗、达芬奇、拉菲尔都是意大利人。如果你去过意大利旅游,会发现这座城市里到处是雕塑、壁画、油画。
《中世纪之美》里有很多图片,我顺手就翻到了一张教堂的图片。那个年代的人很执着,一辈子就干一件事情:画画就画一辈子,不断地画画;做雕塑就做一辈子,一辈子都在做雕塑;做建筑的,一辈子都在做建筑。有一些建筑,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建好。欧洲一些建筑造了几百年了,还在造。
《中世纪之美》[意] 翁贝托·艾柯著
译林出版社2021年8月版/168.00元
这是我所佩服的,用恒心去不断做一件事,把它做到十全十美,至少让自己觉得十全十美,这很难得。《中世纪之美》描写艺术家、艺匠人如何来塑造他们心目中神圣的艺术品,包括音乐。中世纪之美就体现在这些方面。
就像外国人来到中国,在我们历史悠久的佛教庙宇当中,他看到菩萨也会很惊叹。道理是一样的,中国人是这样,外国人也是这样,虽然创造出的艺术样式不一样,但是本质是一样的,都是追求美,追求永恒。
由于新冠疫情的关系,现在我们无法出国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书来了解世界,通过书来了解过去,这也值得关注。
讲完艺术之后讲文学,这是一本关于文学的书,关于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。改革开放以后,美洲文学被介绍到中国来,比如马尔克斯的《百年孤独》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就表示,他也受到了《百年孤独》的影响。
关于西班牙语美洲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,我们以前并不是很清楚。《从马尔克斯到略萨:回溯“文学爆炸”》的作者是安赫尔·埃斯特万、安娜·加列戈·奎尼亚斯,由两位作者合作完成。从某种程度上来看,这也是一个西班牙语美洲文学史。它有一个前提,是西班牙语的,不是英语的,也不是法语的,是西班牙语的美洲文学史。
很多作家还健在,两位作者下了很大功夫去采访作家,采访他们,跟他们通信、交流,获得大量的材料、书信、手稿,写成了这样一本书。从不同角度去梳理这段历史,让我们知道西班牙语美洲文学中很多重要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,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了哪些过程,这个过程对于今天有什么启发和借鉴。
《从马尔克斯到略萨:回溯“文学爆炸”》[西]安赫尔·埃斯特万 [西]安娜·加列戈·奎尼亚20斯 著 侯健译/生活.读书.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3月版/58.00元
读这本书就好像亲临现场,有很厚重的现场感,好像走进了那段历史。如果说你对于文学,尤其对于外国文学特别感兴趣,不应该错过《从马尔克斯到略萨:回溯“文学爆炸”》。
深圳读书月“年度十大好书”里有关于中国历史的书。我们关心自己的历史,《隳三都:蒙古灭金围城史》就是这样一本书。
《隳三都:蒙古灭金围城史》周思成著/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版/68.00元
书中讲了金国,以蒙金战争几场“围城战”为主线。作者展示了一个王朝拼命挣扎覆亡的过程,以及金国在时代巨变之下的悲惨命运。金国怎么灭亡的,这段历史我们以前很少关注。
如果你对于历史感兴趣,睡觉前可以看几页《隳三都》,这本书写得很通俗。你会发现,原来历史是这样走过来的,充满了暴力,充满了血泪。
还有一本书也是讲历史的——《清初之遗民与贰臣》。作者谢正光的年纪比我还大,他80多岁了,一辈子都在研究这个问题。研究两个朝代更替时,知识分子、文化人在做些什么。
《清初之遗民与贰臣》谢正光著
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7月版/54.00元
从明代灭亡到清代建立,《清初与遗民之贰臣》中的“贰臣”指的是,原来明朝的臣子变成了清朝的臣子,书里写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矛盾,以及他们如何来应对急剧变化的时代。
深圳读书月“年度十大好书”里,有没有跟深圳有关的书?以前有,这次也有。
《野地灵光: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》的作者李兰妮就在深圳。《野地灵光》不是小说,是写实的。李兰妮到精神病医院,跟病人生活在一起,写病人的生活。针对这个话题,以前很少有人这样做。对于精神病人,我们不能弃之不顾,要与他们沟通,想办法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。
李兰妮这位作家很了不起,她注意到了这个问题,写这样的书需要勇气,深圳人应该为她感到自豪。我国精神障碍患者超过2.4亿人口,这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。我们怎么样正视和面对这个问题,寻找解决方案。
《野地灵光: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》李兰妮著
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8月版/53.00元
还有一本跟未来有关系——《技术与文明:我们的时代和未来》。我们正处在一个未曾有过的时代——互联网时代、计算机时代、大数据时代。在这个时代中,我们应该关注什么,文明如何发展,它会走向什么?
作者张笑宇认为,人类作为一个物种,是技术塑造了我们。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看法:我们不仅要关注文化,关注精神,还要注意技术的巨大力量。
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技术的力量越来越强,人类与技术之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?
技术是人类发明的,但到了现在,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影响。这个影响会如何作用于人类未来的生活?作者在书里,试图来讨论这些。
《技术与文明:我们的时代和未来》张笑宇 著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版版/88.00元
上面几本书都是往回看的,《技术与文明》试图往前看。至于书里的观点,你是否能接受,或者部分接受,读者应该有自己的判断。我始终觉得,看某一本书未必要完全认同他的看法,读者要有自己的思考。
深圳读书月向读者推荐的这10种书不是十全十美,但这10种书的确有值得推荐的地方,如果能够引起你的启发和思考,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。也许你读了其中一本,有了更好的想法,那不是更好吗?
讲到未来,有一本书没有进入“年度十大好书”,差了一点点,这本书是《克拉拉与太阳》。这本书写机器人,现在生活中机器人已经很多了。我到上海的饭店里吃饭,有机器人送菜。一开始开始我不知道,我说这是什么东西?他们就说,这是你点的菜,机器人给你送过来。
机器人越来越进入我们的生活,某种程度上取代人类所做的事情。《克拉拉与太阳》的作者是石黑一雄,他是日本裔、英国籍,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。克拉拉是一个机器人,她晒了太阳就能活动,如果没有太阳,就活动不了。她每天在马路边的橱窗里晒太阳,希望被一个小朋友看中。
克拉拉被小女孩乔西买回家,女孩把她当朋友,后来乔西去世了。女孩的妈妈问机器人,你能不能代替乔西,做我女儿?
可能这个问题,离现在的生活还很遥远。但是将来总有一天,这些问题会被提到我们面前,甚至被提到每个人面前。人有人性,人会自私,那机器人会不会自私呢?
《克拉拉与太阳》[英]石黑一雄著 宋佥译
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4月版/68.00元
青少年朋友也可以看这本书,《克拉拉与太阳》本来就是写给孩子看的。现在的孩子与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已经不一样了。
来源:深圳读书月
初审:江玉婷
复审:张中江
终审:张维特
排版|童 尚
好书探,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